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865号建议的答复
闽市监函〔2025〕116号
来源:特种设备处 时间:2025-04-21 16:30

张徐生代表:

  《关于优化特种设备安全质量监检费用标准,促进工业领域(含不锈钢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1865号)由我单位会同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办理。现将有关情况汇总答复如下:

  您提出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优化机构布局、强化人才引育、创新技术手段、优化收费核算等方面建议,很有意义。我局党组历来高度重视特种设备安全工作,近年来立足市场监管职能,不断加强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规范化、专业化建设,提高技术保障能力,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省特检院系我局直属事业单位,近五年检验各类特种设备227.52万台(套),有力保障我省特种设备安全平稳运行;在服务宁德地区发展方面,一直将宁德时代、东南铜业、青拓集团、青山钢管等企业作为服务重点,主动靠前,在保证特种设备安全的同时,降低委托检验检测费用,得到企业好评。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要求,会同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等单位,积极吸收借鉴您提出的意见建议,指导省特检院做好以下工作。

  一、关于优化机构布局的建议。依托省特检院及其各地分院现有检验检测基础,一是增设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服务站点。结合能源和石化产业发展需要,在古雷、福清江阴、连江可门等地,增设服务站;结合不锈钢、氟化工、有色金属冶炼等产业发展需要,在周宁、邵武金塘、上杭蛟洋等地,设置靠前服务点。二是拓展工业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服务。发挥现有3个国家质检中心和4个省质检中心作用,积极布局锂电、电机电气、新能源汽车、不锈钢等产业所需的检验检测能力,重点在不锈钢金属材料、热管理系统等零部件方面提供延伸服务;同时,根据我省区域产业特点,在泉州地区积极申报建设特种机器人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在三明地区建设省特种金属结构材料质检中心,在泉州、漳州地区建设省石油化工产品质检中心。

  二、关于强化人才引育的建议。一是拓宽人才培育渠道。充分发挥省特检院“劳模工作室”“大师工作室”示范作用,依托金牌工匠、数字工匠团队,实施大国工匠培育工程,重点培养一批行业领军人物。加大引进、选拔、培育特种设备高层次人才队伍力度,重点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和青年技术专家,为建设一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奠定坚实人才基础。二是加强专业能力培养。常态化开展特种设备领域岗位大练兵活动,通过教育培训、能力比对、技术研讨等多种方式,提高检验检测技术水平和解决问题能力。举办特检技术大讲堂,围绕热门技术趋势、实际工作难题等内容开展现场教学。

  三、关于创新技术手段的建议。一是打造智能化平台。建立科技创新、检验检测、标准化、人才培育、产业服务“五位一体”特种设备智能化平台。建立特种智能装备安全与测控重点实验室和安全作业特种机器人工程研究中心,推动锅筒内壁圆管焊接机器人、燃气管道在线监测等项目运用。二是探索前沿技术。充分发挥省氢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在推动氢能技术标准制定、推广和应用中的作用,组建氢能技术研究团队,聚焦涉氢关键技术攻关,加强涉氢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技术研究,助推不锈钢等福建重点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三是加强技术交流。围绕特种设备智慧运维、故障诊断等方面,与浙江大学、福州大学、福建理工大学等高校开展科研攻关。与中国特检院、安徽特检院在长输管道检验能力提升方面开展业务交流,与合肥通用院在基于风险的检验能力RBI领域开展专项合作。聚焦特种设备运行,采纳企业在优化检验机构布局、合理配置检验资源、简化业务办理流程等方面的合理建议,补齐短板弱项,提高服务效能。

  四、关于优化收费核算的建议。一是严格落实法定检验收费标准。按照《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福建省财政厅关于重新制定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收费标准的函》(闽发改价格函〔2023〕134号)有关规定,规范特种设备检验检测计费和收费,认真做好收费报告和公示工作。二是有效降低运营成本。依据省财政厅对特种设备检验检测费的预算评审要求,持续优化检验办事流程,积极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降低人员经费、办公设备等各项开支成本。三是探索非法定类检验收费差异化收费标准。加强与企业沟通协商,充分了解企业诉求,制定非法定类检验收费差异化收费标准。在保证特种设备安全的同时,结合企业规模、设备数量、检验频次等,提高检验检测统筹能力、节约相关费用支出,对特种设备安全状况良好的企业给予优惠服务,减轻企业负担。

  衷心感谢您对市场监管工作,尤其是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欢迎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领导署名:黄水木

  联 系 人:阙  华

  联系电话:0591-88528377

  

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年4月21日

  (此件主动公开)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